82中文网 > 其他小说 > 华娱:从03年开始做导演 > 第739章 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

第739章 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

 热门推荐:
    太狂了。

    可是柳一非无言以对,无法从李俞的话里找到漏洞反驳。

    她也希望自己能够这么狂,对别人说我演的剧有烂的吗?

    可惜,她这辈子都没有机会说这句话了,因为她演的烂片不少了。

    而李俞呢,从出道以来的战绩可查,都非常优秀。

    就算是李俞写给别人的剧本也没有很烂的。

    “你看就行了,我觉得陈导会把这部电影拍的很棒。”李俞补充说道。

    他敢这么说,肯定是有所依据的。

    首先在拍这部电影时,陈楷鸽没有修改剧本,拍摄的速度也比较快。

    这就稳了。

    陈楷鸽拍摄速度比较快的电影一般不会差。

    不怕他快,就怕他要慢慢打磨憋个大招。

    对于别的导演来说,人家是越打磨越好。

    对于陈楷鸽来说,是越打磨越快完犊子。

    有句话叫夜长梦多,拖的时间一久,他的各种奇思妙想出现了。

    他什么想法都往电影里塞,又无法驾驭,最终就出现了一部画面很美,故事看不懂的电影。

    这种电影有点像鸡肋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

    说它烂吧,画面、运镜、美术都是顶尖的水平。

    说它好吧,剧情差的一塌糊涂。

    都说《无极》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。

    其实《妖猫传》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,一只催稿妖猫引发的血案。

    陈楷鸽还是那个陈楷鸽,这么多年来,还是喜欢玩某样东西引发的血案。

    在台上,陈楷鸽与一众演员们互动。

    演员有张鲁易,他演的是唐玄宗。

    其实李俞觉得让张鲁易来演唐玄宗有点太年轻了。

    唐玄宗抢了儿媳把杨玉环纳入后宫时,他都五十多了。

    安史之乱爆发时,唐玄宗是一个七十岁的老头了,哪有张鲁易那么年轻。

    李俞觉得挺搞笑的,张鲁易怎么老演和自己年龄不符的角色。

    在后来的《大秦赋》里,他又演了一个十几岁的秦王嬴政,把观众雷坏了。

    都说期望有多大,失望就有多大。

    在《大秦赋》之前,大秦帝国系列有《大秦帝国之裂变》《大秦帝国之纵横》《大秦帝国之崛起》三部佳作打底。

    观众们对《大秦赋》的期望值是很高的。

    大家想的是,秦献公、秦惠文王、秦昭襄王的故事搬上电视已经那么精彩了。

    灭六国的秦王嬴政一出,大秦帝国系列的巅峰之作就来了。

    结果制作方告诉观众们大家多虑了,他们会告诉大家什么叫拉裤兜里了。

    张鲁易是一个挺好的演员,演技是有的,形象也适合演帝王。

    李俞觉得他在《大秦赋》里被骂的最惨,被说成最大的槽点有点冤。

    让三四十岁的他去演十三岁的嬴政,这个锅难道不应该由导演背吗?

    导演不知道张鲁易的年纪演十三岁的嬴政会让观众出戏?

    而且说实话,就算找一个十几岁演技很棒的孩子来演嬴政,一样改变不了观众对《大秦赋》失望的事实。

    一部剧的核心永远是剧本。

    剧本决定了一部剧的下限。

    《大秦赋》的剧本在大秦帝国系列里是最差的,远不如三部前作。

    观众的胃口又被三部前作养叼了,对《大秦赋》期望值太高了。

    编剧的水平大幅度下滑,观众骂娘,口碑扑街是必然的结局。

    张鲁易在陈楷鸽的《妖猫传》里演得也不错,虽然和角色的实际年龄不符。

    但是吧,李俞能够揣摩到陈楷鸽的用意。

    陈楷鸽估计是想找个年轻点的演员,增加玄宗和杨贵妃的cp感。

    这个其实没什么,李俞觉得只要演员的演技好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拍历史大片拍历史人物,不一定非得要求演员各方面都跟历史人物很像。

    有些时候得做一些取舍。

    就拿《盛世之下》说,如果真的找一个七十岁的老头演员演唐玄宗,让他和杨玉环站一块。

    老头搭配年轻美人演夫妻,可能会让一部分观众觉得辣眼睛。

    既然张鲁易在《妖猫传》里表现不错,那么李俞有理由相信他在《盛世之下》里的表现也会不错。

    陈楷鸽在台上讲述他对唐朝和安史之乱的理解。

    这流程和许多电影的首映一样,没什么稀奇的。

    真正让大家期待的还是电影的首映。

    讲真的,今天之前,李俞都没有见过这部电影的庐山真面目。

    陈楷鸽倒是邀请过李俞去看最终的剪辑版本。

    但那个时候李俞人在米国,没有空。

    这样也挺好,保留一点儿神秘感。

    李俞很期待陈楷鸽到底能把这部电影拍成什么样子。

    电影正片开始后,第一个映入眼帘的镜头就很惊艳。

    一个长镜头,把长安城里的盛世气象拍了出来。

    在镜头里,长安城极尽繁华,街市上人潮涌动,商贾云集。

    在远处,金碧辉煌的宫殿巍峨耸立,庄严又霸气。

    这很符合人们对大唐盛世的想象。

    在众多影视剧作品里,大唐的盛世也是这个样子的。

    随着剧情的推进,大家发现,陈楷鸽这部《盛世之下》拍得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大唐盛世。

    因为接下来的剧情讲到了底层的百姓生活有多艰苦,长安和洛阳的贵族阶层的生活又有多奢靡。

    在天下各地,已经出现了许多的流民,盛世之下,危机已经初现端倪了。

    这就跟大家想象中的大唐盛世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在不少人的眼中,如果不是安禄山发动叛乱,盛世可以一直持续下去。

    而安禄山的叛乱,是因为玄宗年纪大了,昏聩了,放权给安禄山,滋生了安禄山这个坏人的野心,最终酿成大祸。

    柳一非就说出了她的疑惑:“大唐不是盛世吗?为什么底层的百姓过得那么艰苦?历史上书上都说了,大唐经济富强,所以可以做到以肥为美。没有足够多的粮食,哪里能做到以肥为美呢?”

    “你想多了,在古代,只要没有饿死人,都可以称之为盛世了。以肥为美的是长安洛阳这些大城市的贵族,大城市里的居民可能也会享受到一些盛世的福利。

    至于大城市以外的地区就算了吧,在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,人口没有那么多,闹饥荒饿死的人都很多。

    玄宗时期人口更多了,一旦闹灾,零食根本不够吃的。丰收年,大部分百姓应付完各种税赋苛政只能勉强填饱肚子。”

    李俞解答道。

    他写这个剧本,目的就是想告诉那些成天幻想着要穿越的人,古代最盛世时期的普通人,活得都不如现代的乞丐,有啥可值得穿越歌颂的。

    (本章完)